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9月10日凌晨,在浙江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施工现场,总重4000余吨的钢箱梁应用人工智能(AI)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标志着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尝试应用AI技术换梁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绍兴城际铁路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而成的跨市区域城际铁路,其中柯桥站是该线新建车站,也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因该站由2股道增加为4股道,需将“咽喉区”混凝土梁更换为钢箱梁。同时,该工程位于铁路干线,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环境复杂,传统工艺难以满足要求。
中铁二十四局柯桥站项目经理潜英飞介绍,项目引入AI系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通过40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梁体姿态数据,实现毫米级精度准确感知。该AI系统由感知、仿真、控制三大模块组成。感知模块相当于眼睛,集成光栅、拉线传感器、应变片及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测梁体沉降、应力与位移;仿真模块用于推演,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可视化模拟施工全过程;控制模块依托智能算法预测梁体运动趋势,自动纠偏并同步操控36个顶升千斤顶和10个水平顶推千斤顶,开创了铁路多跨桥梁快速更换施工先例。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桥梁院副总工王鹏宇介绍,针对道岔区连续梁改造的特殊结构和受力特点,项目团队建立了高精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全过程模拟仿真。绍兴城际铁路上的这次“移旧换新”也是国内首例道岔连续梁换梁工程,填补了道岔区改造领域的空白。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顺利将总重4086吨的4跨旧梁顶出,并同步顶进总重4389.6吨的5跨新梁,新梁就位后上下高差、纵横偏差分别控制在2毫米、3毫米内。
为确保施工安全高效顺利进行,建设管理单位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联合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团队开展工艺创新研究,研发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大幅缩短箱梁顶推横移时间。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