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9月10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团体标准《露天矿山无人机动态监测技术规程》。据悉,该团标对无人机监测露天矿山在保障硬件要求的基础上对技术规程等软件要求作了统一规定,促使监测的质量和效率有了长足提升。
该团标由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湖北省地质局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局国土测绘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起草。
近年来,露天采矿行业(包括采石场)快速发展。对露天矿山的开采活动进行动态监测,是保障和促进开采活动依法依规进行、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传统对露天矿山的监测是采用人工徒步检查办法,效率质量差成本重。近年来各地大量采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对露天矿山进行监测,效率和质量有很大提高,但因未有统一技术规程,各监测单位自行制定规程,监测内容和指标要求参差不一,监测数据在坐标系、精度指标要求等方面差异显著。特别是不同矿山的边坡、排土场监测数据误差范围较大,严重影响政府监管部门对矿山真实情况的精准研判与相关决策。
为满足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该项团标,明确规定了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露天矿山动态监测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成果内容及质量控制等内容,包括露天矿山的超层越界开采监测、边坡稳定性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等。在技术要求中,对无人机设备的飞行性能、续航时间、抗风能力、相机分辨率、镜头参数等作出具体规定,以确保满足监测工作需求。
据介绍,该项标准对无人机监测露天矿山的技术规程规定与无人机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露天矿山的基本情况和需求相适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操性。该标准为解决露天矿山开采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