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中铁六局北京公司研发的北斗桥梁转体与合拢应用系统平台,在多座公跨铁转体桥梁施工中落地。该平台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BIM+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兼具自动化监测、可视化演示、全信息集成三重功能,成为保障桥梁转体施工的“智慧大脑”。
据了解,该系统平台通过在转体桥梁关键部位部署北斗定位定向一体机(转体款)、GNSS基站等多种传感器,可精准捕捉桥梁转体过程中的角速度、角度、姿态等核心数据。数据经4G/5G网络实时传输至后台后,再通过BIM模型动态模拟转体过程,实现施工全流程的智能可视化呈现,既不干扰正常施工,也无需额外占用人力,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
台安至黑山高速公路上跨京哈铁路立交桥施工中,该平台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时空数据驱动BIM模型,系统对桥梁转体的角速度、角度、姿态进行实时精准监测,为施工精度加上“保险锁”,确保转体作业平稳完成。此外,平台搭载的低延迟通信系统、协同作业模块、变形超限预警模块、态势显示软件等功能组件,可实现转体角度0.1度级实时追踪与转速毫秒级演示,进一步保障施工精准度。
值得一提的是,中铁六局北京公司还计划为平台新增环境监测模块。该模块将实时采集大气温度、湿度、风力等气象参数,一旦监测到可能影响施工精度的气象变化,系统将立即触发预警,并自动生成调整建议,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智慧守护”体系。
作为桥梁转体施工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北斗桥梁转体与合拢应用系统平台的成功应用,不仅破解了传统转体施工中监测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难题,更推动了桥梁施工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未来,该平台有望在更多跨铁路、跨河道等复杂场景的桥梁施工中推广,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保驾护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