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在9月12日举行的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宣布,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我国首个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据介绍,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计划投资近20亿元,规划用地140余亩。该基地将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信息安全、车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建设36个先进试验室,提供产品合规、测试评价、研发验证、工具链等服务,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能力的全覆盖。根据规划,该基地将于2028年全部建成投产。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产业格局重塑的核心力量。”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谈道,基地将聚焦构建“标准与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监管支撑”的全价值链创新体系,精准应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与质量新挑战,有效填补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领域的空白,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据悉,基地将通过打造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前瞻融合应用中心、技术创新引领中心、行业支撑数智中心,全面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具体而言,在标准与政策方面,该基地将支持在智能驾驶、智慧座舱、网联架构、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国内、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在技术研发方面,将推进人工智能、时空数据等未来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测试能力建设;在测试验证方面,将在智能驾驶领域构建适应全球法规标准的整车道路、仿真在环一体化研发测试能力;在智慧座舱领域,将打造技术领先的人机交互体验评价能力;在网联架构领域,将布局车路云一体化网联平台能力;在监管支撑方面,将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政府支撑、行业公共服务能力。
安铁成表示,该基地将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性创新”的新阶段。
(中汽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