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王婷婷
9月14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浓厚氛围中,重庆科技馆推出“匠心手作坊·夏布亲子造物奇妙体验”活动,100组亲子家庭以手为媒、以布为语,在经纬交织中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的历久弥新,于针线穿梭间点燃科学与创意碰撞的火花。
活动主要包括“夏布织造live秀”“夏布文化探秘”“夏布创意造物”“夏布成果分享”等四个环节。活动现场,“夏布织造live秀”率先拉开帷幕。资深织布手艺人端坐在传统“天平腰机”前,双手灵活操控,一边演示织布流程,一边耐心向亲子家庭讲解,“看,梭子要这样穿过去,再轻轻拉回来。”随着匠人指尖翻飞,经纬线逐渐交织成布,细腻纹理慢慢显现,引得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还邀请小朋友上台互动体验,亲手推动梭子穿梭于经线之间,在亲身实践中感受这门千年技艺的独特触感与温度。
“夏布文化探秘”环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綦涛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夏布衣物为引,娓娓道来夏布自秦汉“蜀布”远销丝路的历史,并展示现代夏布时装、文创产品以及未来可能与航天、智能穿戴结合的创新构想,引发阵阵惊叹。
“夏布创意造物”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亲子家庭分别投入夏布画、夏布扇、夏布绣、夏布包和夏布饰品的制作中。家长与孩子携手挥毫泼墨,在夏布上勾勒山水轮廓,共同绘制出意境深远的画作;亲子协作裁剪扇面、细心粘贴夏布,最后系上飘逸流苏,一把把兼具传统韵味与个性设计的团扇应运而生;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穿针引线,将五彩丝线绣成花朵、星星等可爱图案;零钱包与饰品制作区更是欢声笑语不断,亲子默契配合,一针一线缝制出精美又实用的夏布作品。现场不时传来小朋友们欣喜的欢呼:“看,这是我绣的花朵!”“我们的夏布包上有一颗星星!”创作热情持续升温,一件件凝聚亲子心意与巧思的作品在协作中诞生。
“夏布成果分享”环节,展示区宛如小型夏布艺术展,孩子们踊跃上台分享制作心得:“我和妈妈一起画了山水画,夏布上画画感觉特别不一样!”“我做的夏布包可以装零花钱,以后每天都用它!”还有孩子举着缝制的小饰品说:“穿针时发现夏布纹路像小网格,后来发现是手工织造的‘经纬线’,原来非遗里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喜悦与自豪的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家长们也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将作品与体验感悟上传至“匠心手作坊”专属页面,不仅收获了活动积分,更留下了一段难忘的非遗体验记忆。
据介绍,此次活动通过打造“非遗+科普”创新模式,将国家级非遗夏布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让亲子家庭在亲手创作中触摸传统工艺、感受非遗魅力,既激发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也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图片由重庆科技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