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CCF大数据学术会议在天津举行

2025-09-16 21:04:5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9月12日至14日,第十三届CCF大数据学术会议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以“数据要素筑基、数智融合创新”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孙凝晖以及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事业代表等近700人齐聚天津,共同探寻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变革范式。在大会上,2025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正式启动。

据介绍,本次大会共设两场主论坛,聚焦于数据管理、机器智能、数智融合等一系列热点领域,旨在通过高层次的对话,促进学术与产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大会还设置了20个专题论坛,涉及7个常设论坛、9个特色论坛以及4个优秀论文宣读论坛,以“数据治理、数智融合”为特色,展现了数据要素的广阔前景。

梅宏院士系统回顾了数据管理技术自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至大数据管理系统逾60年的发展历程与技术演进。他指出,在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应用正对传统数据管理模式构成挑战,并催生出全新的技术需求。报告最后从以数据为中心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对未来数据管理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郑庆华院士则分析了当前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主流路径的现状与局限,指出其在数据算力消耗、灾难性遗忘、抽象推理能力及可解释性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对此,他提出了一种借鉴人脑记忆机理的新型机器记忆智能模型,该模型具备抽象、联想与混沌等功能,旨在探索一条通往小数据、低算力、强推理的机器智能新路径。

孙凝晖院士从全局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数据在智能时代所呈现出的新特征,涵盖数据简史、资源要素、价值加工以及政策法规等多个层面。他指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不仅是基础资源,更在国家治理、产业发展和社会运行中承担着新的功能角色。针对这一趋势,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型数据空间组织架构设计的必要性,强调国家数据空间必须体现国家主权属性,并提出了可信数据空间技术体系构建的思路。

本届大会不仅展现了大数据领域的前沿成果,也为构建数据驱动的新范式提供了关键思路,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未来大数据将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智能经济变革中发挥更加核心的作用。

(天津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