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两高速现“智慧眼” 自研系统为运梁车系上“数字安全绳”

2025-09-17 09:30:3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蔡彦玲

近日,在武两高速公路建设现场,载着预制梁的轮胎运梁车正稳步爬坡。驾驶室内1.7英寸彩色屏幕上纵、横坡数据实时跳动,当纵坡接近4.8°时蜂鸣警报骤响,司机迅速调整操作,车辆平稳通过坡段。记者从中铁六局了解到,这套由该局太原铁建机械设备项目部自主研制的坡度监测系统,以±0.1°精度为巨型运梁设备筑牢安全防线。

“运梁车在坡道上如同‘移动的巨石’,倾角超5°就有倾覆风险。”驾驶员韩志伟坦言。此前驾驶员全靠目测判断坡度,虽有“纵、横坡不大于5°”的规范要求,但人眼判断误差大,如同“蒙眼行车”,安全隐患突出。

为破解难题,专项研发小组扎根工地28天,采集137组坡道运行数据。调研发现,市面设备受隧道电磁干扰、车辆振动影响,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均不达标。团队对比陀螺仪、U型管等方案,历经17轮优化与实测,最终研发出这套“智慧眼”系统。

该系统由传感器“心脏”、数据“大脑”、显示“窗口”与记忆“存储”构成,在武两高速满载爬坡测试中,即便面临5°大坡,测量误差仍稳定在±0.1°内。其“开机自校准、数据实时刷、超限强提醒”的“傻瓜式”操作,让司机直呼“以前靠经验猜,现在看屏幕心里特有底”。

目前,该系统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配套的《操作手册》在全公司推广。从28天实地攻关到17轮方案打磨,这一技术突破不仅破解了运梁安全难题,更彰显建筑央企将“安全至上”融入施工细节的责任担当。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