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杨晶晶
9月18日,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现场,18家虚拟电厂产业链企业与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集中展示软件平台、政策标准研究、综合能源管理等成果,并设2025虚拟电厂创新发展大会,特邀政、研、企等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据悉,目前,深圳已形成集新政策、新技术、新标准、新产业、新模式于一体的五“新”示范。
今年3月,国家层面首个虚拟电厂专项政策文件正式发布,与此同时,深圳也出台一揽子政策,激发社会多方主体参与虚拟电厂建设浪潮。
此外,深圳还成立全国首个地方虚拟电厂标准委员会,不断完善覆盖管理和技术领域的标准体系,向全国乃至全球输出“深圳标准”。
在政策指引下,相关产业也快速壮大,深圳虚拟电厂运营商超过60家。在近期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虚拟电厂运营商首批公示名单中,深圳培育的运营商占比70%。同时,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深圳虚拟电厂运行更绿色、数据隐私更安全、多层级监测更高效、运作模式更成熟。
2023年以来,深圳虚拟电厂累计开展负荷调节超150次,频次为全国最高,支撑深圳配网重过载率在负荷高峰期降低20%,创造社会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深圳还积极运用虚拟电厂“智慧调度”功能,开展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帮助参与有序充电的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提升谷期充电桩利用率300%。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深圳虚拟电厂可调能力已达130万千瓦,占全市电网最高负荷比率超5.4%,占比为目前全国最高。
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扩大资源接入规模,助力深圳车网互动示范建设与新能源消纳,推动完善虚拟电厂市场化机制设计,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促进深圳虚拟电厂成果转化。”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