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动敦煌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创新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2025-09-22 12:32: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9月21日,“2025敦煌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敦煌,探讨打造“典范”建设“高地”的路径方法,共同推动敦煌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创新发展。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兵表示,敦煌文化是多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他希望各方共享敦煌文博会机遇,搭建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的桥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共同分享成果经验、努力实现合作共赢,让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像“敦煌”二字一样盛大辉煌。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表示,此次论坛以“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与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期盼各方在敦煌学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领域凝聚更多共识,携手完善敦煌学学术研究体系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助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与敦煌学研究高地。

报告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央党校文史部中国史教研部主任王学斌,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戴彼得,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鲁东明,法国国家图书馆亚洲项目经理塞巴斯蒂安·克雷坦,伊朗马什哈德费尔多西大学博士玛力赫·多尔霍什,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吴健等7位专家,先后以《时空智能赋能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中永生》《数字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保护与利用》《书院知识与文化之保存与传承:地方群体与外来学者的协作》《文化数据:构筑文化遗产智能化挖掘与利用的研究基础》《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战略》《利用本体论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以洞穴壁画为例》《AI时代下数字敦煌的守正创新》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据悉,9月22日,与会专家学者还将围绕“文物数字化保护”“数据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永久存储”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与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技术落地与创新发展,为“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活动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