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全球工程教育发展未来趋势  《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发布

2025-09-23 09:55:1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梁绍楠 赵晖

在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工程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关键途径,其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势备受关注。9月21日,2025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在天津大学开幕。在会上,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发布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全景式展现了全球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据了解,在本次会议上,“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心”与“国际化新工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两大国际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余所中外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建,覆盖空天技术、人工智能、能源电力、工业互联网等37个前沿领域,共同构建“国内外校企联合、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新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和英国卡迪夫大学校长温迪共同发布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凝聚了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美洲典型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和经验,提出了未来工程教育转型方向。

未来工程教育将深度融合科技与人文,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与科教融汇的研教融合新生态,借助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重塑工程教育新形态,实现跨学科融合、本研贯通和可持续发展“三位一体”的范式转型升级,搭建工程科技人才终身学习体系。而且,工程教育将从“技术中心”转向“人本中心”,从线性思维转向复杂系统思维,从效率至上转向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优先。可以说,该报告为各国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据悉,“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于2019年成立,天津大学是首任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单位。本次会议是联盟的重要品牌活动,旨在聚焦人类共同面临的工程问题,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国际组织等主体交流合作网络,链接教育界与产业界,有效对接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持续扩大新工科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全球工程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

(天津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