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 迎丰年丨化控技术壮实小麦“腰杆”

2025-09-23 10:13: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又是一个丰收季。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的麦田里,小麦种植户娄广威抓起一把麦穗认真地清点起来。“麦穗一般也就20多个籽,今年达到40个,长得可壮实了,秆子硬,个子刚好。”娄广威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冬小麦单产达到730公斤。

娄广威将高产归功于这两年采用的化控新技术。“以前小麦经常会出现倒伏,我们没有好的处理办法,去年我们采用了化控技术,用很低的成本解决了倒伏难题,当年就实现了粮食增产。”娄广威说。

娄广威口中的化控技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荒漠绿洲小麦化控防倒抗逆增产关键技术。

不仅是察布查尔县,在有着“小麦之乡”之称的新疆奇台县,化控技术的应用也让小麦增产更有底气。今年7月,在老奇台镇牛王宫村进行的现场测产中,在品种、播期、肥水管理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采用以化控为核心技术的小麦抗逆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后,平均亩产较对照田提高10.5%。

近年来,新疆、甘肃等西北荒漠绿洲农业区普遍推广小麦合理密植技术,对粮食增产发挥巨大作用。但密植也降低了田间通风透光率和植株茎秆强度,叠加肥水管理不科学、刮风、降雨等因素,小麦倒伏问题突出,造成减产10%—30%。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雷斌带领的团队持续探索小麦防倒抗逆调控机制,构建了“核心化控+配套栽培+农业气象”技术体系,突破了倒伏与逆境影响小麦高产的瓶颈。

雷斌解释说,整套技术以作物化控技术为核心,配套抗逆品种、种子包衣、精细整地、精准播种等关键技术,形成“播前种子处理—拔节前药剂调控—后期水肥剂协同”的系统化控防倒增产方案,实现齐苗壮苗保群体、科学调控强个体、防风耐热增粒重,兼具轻简栽培、安全高效等特点。

近3年来,雷斌带领团队不断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在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地累计推广应用1000多万亩。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