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9月23日,记者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今年以来,西宁开发区将土地与闲置资产盘活作为核心突破口,打出“靶向施策+多元发力”组合拳,既破解了资源闲置难题,更为园区发展开辟新空间,成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亮眼抓手。
西宁开发区一方面聚焦“空间激活”,以“腾笼换鸟”、产业链延伸、精准施策等举措,唤醒闲置土地与厂房的潜在价值,为新项目落地腾挪空间;另一方面,聚焦“企业焕新”,加大闲置低效企业处置力度,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与企业发展活力重塑。
“空间激活”,闲置空间迸发新活力
西宁开发区始终将“腾笼换鸟”作为盘活闲置资源的核心路径,通过协议收回、整体收购等方式,为优质新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实现闲置资产向优质产能的转化。为最大化释放闲置资产价值,西宁开发区摒弃单一盘活模式,探索出股权转让、债权清收、固定资产公开拍卖、对外出租等多种盘活路径,上半年累计盘活房产20.9万平方米,土地盘活51.72亩,无形资产盘活30059.39万元。
东川工业园区聚焦创新型企业培育,通过招商引资与对外出租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盘活闲置资产32处,总面积达34000平方米。这些闲置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创新企业研发、生产的“沃土”,为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
南川工业园区针对债权类闲置资产,创新采取“法律诉讼+盘活化债”策略,积极对接法律机构,通过法律手段厘清债权债务关系,同时主动与相关方协商,以代建厂房收回等方式,将原本近亿元的债权成功转化为可利用的实体资产,有效化解了债务风险,提升了资产利用效率。
甘河工业园区开发公司聚焦配套设施盘活,采用“租售结合”模式推进公寓与商铺运营。经过持续的招商与运营优化,公寓盘活率已达72%,商铺盘活率高达96%,不仅完善了园区生活配套,还营造了浓厚的商业氛围,提升了园区整体服务水平。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则瞄准土地与厂房资源,通过竞拍方式收购4家公司的企业债权,将回收近30公顷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厂房等资产。青海金溢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3.18亩土地因企业债务问题,被西宁中院依法裁定破产清算,园区通过破产优先收购盘活该土地,并将其纳入政府储备用地。
“企业焕新”,完善产业链促发展
在土地盘活过程中,西宁开发区不仅注重“腾空间”,更注重“育产业”,以存量闲置资源吸引增量优质项目,进而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总投资约8亿元的青海矽珂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项目便是典型案例。该项目充分利用原青海稀宝玉石有限公司的闲置场地及厂房,省去了新项目选址、建厂的时间与成本,实现了快速落地。“我们购置先进生产装备,规划建设五条年产6000吨的生产线,最终将形成年产3万吨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青海矽珂负责人说。
据悉,青海矽珂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项目还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吸引硅原料提纯、碳材料加工等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逐步构建起“硅碳材料—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应用”的协同产业链。
这种以存量引增量、以项目带产业的模式,不仅高效盘活了园区闲置资产,更推动了园区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为西宁开发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宁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拓宽盘活路径,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合作、公开租赁、以资抵债、处置变现等多元方式,持续深化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力争最大限度降低闲置率、提升资产效益,既为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更以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