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敦煌  共谋国际教育发展新路径

2025-09-23 11:46:5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9月22日,由兰州大学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十周年大会暨合作论坛”在甘肃省敦煌市启幕。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克罗地亚等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立足共建“一带一路”新形势,献智国际教育发展新路径。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表示,“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已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数字教育、学生交流等5张金色名片。在兰州大学等中外高校的发起和推动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迈入了第二个十年,希望进一步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推动教育交流合作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联盟高校要围绕人才需求,培育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人才,探索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新路径。依托“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平台,重点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合作,用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内容,开展多层次的学生交流活动。

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何伟指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要携手共筑育人高地,跨区域培养精通专业知识、理解多元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要不断强化科研交流,聚焦产业链共建、生态环保、低碳转型等全球性议题,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为科技成果更好服务各国、造福人类作出贡献;要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在校际交流、合作办学、协同科研、专家互联、师生互访等各个方面发掘合作潜力,让教育开放合作的步子迈得更大;要协同深化人文往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体育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情感相连,为共建“一带一路”厚植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高等教育是人文交流和科技合作的重要桥梁,是共建‘一带一路’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立十年来,积极构建多边教育合作机制,努力打造高水平、可持续高等教育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新阶段,推动学历互认、学分互通、课程开放,共建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强化跨学科、跨边境科研合作,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布局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联合平台;鼓励高校参与国际中文教育,积极探索更灵活、多元的合作模式,提升联盟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典范平台。     

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真纳大学教授穆什塔克·艾哈迈德说,“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向世界证明,知识可以成为和平、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力量。面向未来,联盟要建立公平、卓越、可持续三大指导原则。确保所有地区的学生与学者拥有平等的学习与贡献机会;推进世界一流的跨学科研究,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建立持久、代际相传、扎根于友谊与信任的伙伴关系。   

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2025《敦煌共识》,为“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搭建起更广阔的发展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以“十年同行·智创未来——共启‘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新篇章”为主题。其间,“一带一路”中国与中南亚合作发展、新能源与碳中和倡议、AI驱动的高等教育变革与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气候变化与食品安全、丝路文明互鉴与数智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等5个分论坛同步举办。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