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干磨纸浆进口存在隐患,建议完善标准、强化监管、升级工艺

2025-09-24 16:35: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的“干磨纸浆进口政策法律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建议,修订完善国家标准,抬高干磨纸浆准入门槛;强化海关监管,实现检验检测全覆盖;推动干法工艺升级,引导行业转型。

我国利用进口再生纤维造纸由来已久。从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阻断了造纸企业获取进口废纸的路径。一些企业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将废纸初步加工成再生纸浆后运往国内。

中国造纸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废纸浆进口量为30万吨,2022年,该进口量猛增至336万吨,增长了11倍。

会上,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凤说,正规的废纸浆生产需要在液态下进行除渣、筛选等净化工序,再经浓缩加蒸汽处理,以高温干燥最终形成废纸浆。经过这些工序生产的再生浆板,纤维含量可达91.5%以上、含水分8%,几乎没有杂质;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实现杀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但干磨纸浆生产将废纸原料经由粉碎机粉碎成碎片状,直接打包进口,省略了绝大部分生产流程。

天津科技大学轻工学院副教授安兴业说,干磨工艺没有用水作为溶剂,也就失去了通过水力分级、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的机会。废纸原料中常见的污染物比如塑料碎片、胶黏物、微生物、重金属在干磨过程中无法有效分离。

《再生纸浆》(GB/T43393-2023)国家标准于2023年11月发布,对再生纸浆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有明确规定。但在专家们看来,作为推荐性标准,《再生纸浆》对关键质量指标缺乏强制性要求。

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曹明德,中华环保联合会固危废及土壤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红艳等表示,全面禁止“洋垃圾”效果很好,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但干磨纸浆环保安全和卫生健康隐患突出,能源消耗和产品质量问题也十分突出,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常纪文说,进口干磨纸浆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标准有关指标针对性不强,也可能是进口干磨纸浆检验检疫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研评估。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专家表示,针对干磨纸浆进口出现的问题,应逐步完善标准,加强监管,把握好造纸资源稳定供应、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