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上,中国工业“国产力”正串珠成链

2025-09-25 12:00:3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冯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工博会现场,在工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明珠”正在显现,形成“串珠成链”之势。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技术,是现代工业体系这条“珠链”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它产出的处理器、电路板设计图等,是智能硬件制造链路必不可少的发端。本届工博会上,中国企业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这是国产EDA工具历史上首次摘得该项殊荣,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制造的关键环节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我们将无人机的‘大脑’(主计算机系统)与‘小脑’(飞行管理单元)深度融合,让它更聪明、更安全!”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辉信息)工博会展台前,搭载了翼辉“双脑飞控”的工业无人机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场外,翼辉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更是成为工博会展馆内的网红仿真飞行“竞赛场”,飞手们亲身操控仿真无人机,视觉交互感与驾驶操控感拉满。

若把智能硬件比作工业的“器官”,工业控制技术便是工业的“大脑”与“神经”。翼辉信息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翼辉信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产品——大型实时工业操作系统SylixOS,不仅可以兼容从国际到国内的多种主流处理器生态,其自主可控的宏内核和优化的调度算法,保障了系统突出的硬实时特性,应用范围从科技前沿的航天航空、电力能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智慧水务、医疗检测、物流分拣等领域均有其身影。

当工业控制系统“大脑”的指令下达,精密的“工业之手”——加工设备便开始工作。工博会上亮相的另一个重磅成果,是深耕高端装备领域八年的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体机床μAI”,它也是一台“有大脑的机床”。它具备自主探索与自进化能力,好比工业界的自动驾驶,能自主规划、决策和优化每一段加工路径。它不仅聪明,还很“细心”,其控制精度达到微米级,相当于一根普通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据悉,该机床当前以航空发动机为重点场景,为高精度航空零部件切削加工提供核心支撑。

一切高端制造技术终须落脚于材料。在本届工博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特展区中,出现了许多高端材料的身影。碳纤维是通过在高温下碳化有机纤维制成的高强度纤维材料,耐高温、耐腐蚀、抗摩擦、导热性好。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碳纤维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类型碳纤维的品种覆盖,累计向市场供应碳纤维超10万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压力容器、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

从设计软件的控制之力,到智能机床的制造之精,再到基础材料的突破之基,一条环环相扣、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条正在缓缓浮现。颗颗工业明珠串联起的,不仅是中国工业链条的高端化、智能化图景,更是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蓬勃发展的未来。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