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9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原创校史话剧《烛火》首次走出校园,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精彩上演。该剧立体再现了大连理工大学“由党创办、与国同行”的创校历程,生动展现了创校前辈践行教育家、科学家精神,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的理想信念和弘道追求。剧目全部演员均为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学生。
“烛火不灭,大工精神不灭!”舞台上,同学们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话剧围绕“接收研究所”“夜访钱令希”“争气港”“教育强国”“烛光”五幕校史故事展开,重点讲述了1948年至1981年间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心怀“科教救国”之志,在“黄海之滨、凌水河畔”创建大连工学院,推动学校建设、国家发展的校史事迹,呈现了一部大工人科教兴国的史诗,一部讲述“教育、科技、人才”使命的鲜活教材。
《烛火》的创作可追溯至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原创剧目《屈伯川》,该剧历经16年精心打磨,70余场演出,剧目覆盖超10万人次在校生,线上线下观演的校内外观众超16万人次,影响广泛。2024年师生对《屈伯川》剧本、舞台、舞美进行全面升级,新剧目取名《烛火》,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科学家故事舞台剧重点推介剧目。未来,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推动更多原创文化作品走出校园,面向更多观众讲述科学家、教育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高品质大学文化的辐射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