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国标要来了!汽车全隐藏式车门把手或将告别市场

2025-09-25 21:46: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按压弹出式、电控弹出式等隐藏式车门把手如今已屡见不鲜,类似设计可减少风阻系数,从而降低燃油车油耗,增加电动汽车续航,并提升整体设计感,得到不少车企和用户青睐。但相关问题和安全隐患也不断暴露出来。如在碰撞起火、电池热失控的危险环境中,隐藏式门把手可能成为阻碍逃生的“隐形杀手”。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车辆每个车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车辆发生事故后,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即在车辆发生事故后,应可从外部打开车门开启救援。

此举被视为向隐藏式门把手“喊停”。

对此,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戎辉表示,随着汽车系统电动化的发展,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被广泛应用,市场上车门把手产品的操作方式和结构型式日趋多样。为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旨在引导企业规范车门内外把手产品设计,提升门把手安全性能,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水平。

标准规定了车门把手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布置位置、冗余设计以及强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具体来看,一方面,标准规范了车门把手的结构型式,明确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有效解决了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操作不便、难以识别等困扰消费者的问题。这一要求也意味着全隐藏式设计(即完全嵌入车身、无明显操作空间的门把手)将不符合标准要求。

另一方面,标准明确了车门把手的释放方式和断电功能完整性,要求每个车门的车门内把手和车门外把手均应具有机械冗余设计,保证事故断电后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情况下,通过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把手开启车门,确保发生事故后乘员逃生和事故救援。

此外,标准规范了车门把手布置位置和安全标志,有助于解决车门把手可见性差、识别性不足等问题,从而有效减少车门把手的误操作,兼顾安全效率与用户体验。

戎辉介绍,标准将安全性、可靠性置于首位,是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进行的关于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能、解决消费者关注问题、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了汽车门把手标准起草组,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法规,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前提下,结合我国车门把手的应用现状,提出符合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标准起草组还建议设置过渡期,标准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