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条750千伏输电线路累计输送电量超1500亿千瓦时

2025-09-26 11:01:4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张子墨

9月26日,全国第一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官亭—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20周年。二十年来,这条线路累计输送电量超1500亿千瓦时,在服务黄河梯级水电外送、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9月19日,750千伏官亭—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起自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750千伏官亭变电站,至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线路全长141千米,设计输送容量1500兆伏安。

“‘首个’意味着‘从无到有’的突破。”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的第一代建设运维者、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三级职员祁文治介绍,高海拔、强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同时带来技术挑战,线路架设在海拔1700米到2800米的高原上,建设者们以大地为卷,用铁塔作笔,以吊车为手,将粗壮的银线织入云端,在天地间勾勒出钢铁脊梁。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2005年9月26日工程建成投运,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电网实现首次互联,西北750千伏主网架初具雏形,黄河上游丰富的水电、风光能源终于找到了外送的“高速公路”。

工程也彻底终结中国没有5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历史,使得我国最高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至750千伏,为我国特高压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北区域以其独特的气候、地形条件被誉为电力行业的‘试验田’,如果高海拔地区750千伏能试验示范成功,意味着在低海拔地区规划的特高压工程就肯定能建设运行,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国特高压电网梦开始的地方。”祁文治表示。

作为示范工程,通过该工程不仅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更使我国自主掌握了750千伏电网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和运行的全部核心技术,形成国内标准和技术规范,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技术的国家之一,为2010年750千伏新疆与西北联网工程的投运提供了先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是该工程的核心枢纽变电站,诞生了首套国产化设计规范,成功研制了750千伏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核心设备,99.58%的国产设备应用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20年来,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先后开展七次升级改造,750千伏出线已从最初的1回增至7回,与750千伏白银变、平凉变、麦积山变、熙州变相连,成为西北电网重要枢纽变电站,有力支撑甘肃中东部电力供应及西北省间电力互济。

随着数字化建设不断深入,甘肃电网实现了从传统运维模式向数字化、智慧化运维升级的跨越,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也成为“智慧+”标杆站建设的先锋。2023年6月,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在兰州东变电站试点构建了“空天地”数智化巡检体系,大大提高了巡检质效。

“以前,我们主要靠人工巡检站内设备,现在,无人机、轨道机器人、机器狗等新装备的应用如同为变电站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显微镜。”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站长宋来顺介绍。

工程也为中国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超高压领域的设计、制造、施工和运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批人才在2017年投运的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成为建设的中坚力量。

截至目前,甘肃电网自有2条特高压,过境5条特高压,在建1条特高压,通过21回750千伏线路与周边省份相连,跨区跨省输电能力提升至4460万千瓦,形成了大送端绿色电网格局,甘肃新能源已通过特高压通道输送至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