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强度首超欧盟 民企创新驱动发展——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侧记

2025-09-27 14:49:5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崔爽

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前800家民营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3.68%,首次超越欧盟同类企业……在9月26日开幕的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这一数据引发了全场关注。

这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首次在陕西搭建如此高规格的民营经济专题论坛。与会企业家、专家学者围绕“创新驱动 聚力陕西”的主题,在观点的碰撞中,勾勒出中国民营经济以科技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擘画发展新图景

此次高规格的民营经济盛会首次落地陕西,并非偶然。作为西部科教重镇和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底蕴、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热土。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在发言中肯定了陕西的潜力:“陕西正以昂扬姿态书写‘一带一路’开放新篇章,中欧班列架起经贸互通的桥梁,推动人才、文化、技术深度交流,让这里成为民营经济扎根生长的热土。”

大会精心设置了“1+5+3”活动模式,即1场主会场活动、5大产业平行专场、3条实地考察线路,旨在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会上,一系列重磅成果发布:《2025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2025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以及一批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了民营企业在关键领域攻坚克难、在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的硬核实力。

这些成果背后,是国家和地方层面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从中央层面强调“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到陕西等地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建立惠企政策动态更新机制,一场场以“精准”为核心的政策“滴灌”行动,正着力破解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民营企业轻装前行保驾护航。

信心源自硬实力

“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竞争力在于专业,而最大的机遇在于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折生阳的发言,道出了众多民营企业家的心声。

折生阳的企业,从航空航天特种材料到增材制造,再到氢能领域,每一步都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脉搏。这种将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自觉,是民营经济信心的根本来源。

信心更来源于实实在在的创新投入与产出。大会现场发布的《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达1.43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39.64%;截至2024年底,这些企业共持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42.81万件,同比增长27.58%。

大会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其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从学习模仿,到跟跑、并跑,再到个别领域领跑的态势。”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总经理武文生分享的数据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已从2016年的131家增至2024年的372家,分布在清洁能源、动力电池等41个前沿赛道,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论坛期间,关于创新范式的讨论让人看到,民营企业正成为创新模式的探索者。“要以开放合作凝聚共识,使创新成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的核心纽带。”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大会展示了中国民营经济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的决心。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