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生物医药产业临空发展大会在北京大兴国际临空经济区举行。
大会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联合主办,以“临空赋能·创新驱动,共建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通过主论坛、高层闭门会等形式,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跨境合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是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主导产业,也是其综保区“4+N”产业体系核心。本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围绕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解读政策;中国医保、拜耳中国、复星医药等国内外企业代表,分享药物出海、供应链管理等实践经验,探讨合作机遇。
大会推动多项成果落地。在政策与机制创新方面,北京市药监局、大兴机场临空区联合管委会、两片区管委会会同拜耳中国、盛世华人供应链共同发布大兴机场综保区药品通关抽样快速响应机制,24小时内即可完成通关抽样,时效较传统模式压缩10天以上,打通生物医药跨境流通“快车道”。跨区域合作方面,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跨省临空经济区与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联动,聚焦临床急需药械进口等领域。
此外,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在会上成立医药供应链国际合作专委会,助力药械企业提升出海合规能力与国际品牌认可度。据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主任张华介绍,临空区正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依托“跨区域+开放政策叠加”优势与区港一体化高效通关模式,加速产业集聚。
未来,临空区将持续完善配套,建设国际创新药械研发高地与生命健康口岸,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