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实习生 邱彩依
9月24日至27日,第十届“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国际学术会议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黑龙江科技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哈巴罗夫斯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吸引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的未来之路”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俄矿产资源联盟”成立启动仪式,标志着两国在资源科技领域的合作进入机制化、实体化的新阶段。大会设立采矿安全、矿物加工、地质测量、智慧矿山等五大主题方向,涵盖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矿产资源开发全产业链条。
9月26日,中俄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参加中俄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的与会代表观摩了黑龙江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开采平台、远程监控平台等创新成果,体验了智慧矿山技术的工程应用场景。仪式后,嘉宾参观了碳谷大厦、校史馆、地质馆与模拟矿井,深入了解了学校在矿业工程领域的历史积淀、教学资源与科研实力,切身感受高校在矿业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中的核心作用。
同日,中俄矿产资源联盟圆桌会议举行。全体代表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俄矿产资源联盟—哈尔滨宣言》章程,联盟成员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圆桌会议的召开,为中俄在矿产资源领域的长期合作规划了清晰路径。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了前沿技术、创新理念与成功经验的碰撞融合。会议协办单位涵盖30余所高校及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与重点实验室,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本届会议有力提升了中俄乃至全球在矿产资源领域的互信与合作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矿业绿色转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对全球矿产资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