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边疆地区如何构建覆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支持体系,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9月28日从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云南省科技厅了解到,近日,上述两部门正式印发《云南省促进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发展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管理协同、平台建设、科研攻关、机构赋能、人才激励、安全保障六大核心维度,加快推动区域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强化管理协同方面,《措施》明确建立卫生健康、科技、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定期会商机制,统筹资金保障、资源配置等关键工作;组建跨行业(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科技创新战略、重大项目立项提供专业支撑;同时依托部省合作、沪滇协作等机制,推动省内医疗卫生机构与国家高水平医院、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对联合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项目立项的,按规定予以配套支持。
在平台建设方面,云南将优化省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按“新建、撤销、调整”原则动态评估,重点补短板、强优势;针对性建设特色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信息样本库,整合常见病、地方病、高原病、民族医药等数据资源,支持组建样本库联盟;结合生物多样性优势打造生物医药创新载体,吸引国内外机构来滇共建研发中心,推动小型猪基因编辑技术、民族医药等特色领域突破。
在科研攻关领域,将紧扣云南医疗卫生关键需求,支持省预防医学科学院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边境联防联控能力,打造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公共卫生科技平台;聚焦新发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诊疗、医学人工智能等方向,建立“十五五”重点攻关任务清单,实施有组织科研;引导企业开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攻关,优化临床试验管理,推动“云岭名方”向中药新药转化,并完善医保支付衔接政策。
为激发机构活力,《措施》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明确1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视同省科技计划项目,纳入人才评价、职称评聘体系;开展研究型医院(病房)试点,试点机构可“以床引企”开展医企对接,且研究型病床不纳入常规考核;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发布科技成果转化目录,支持组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联盟。
人才激励方面,云南每年计划培养医学高端人才20名、学科带头人40名、后备人才60名,培养期内分别给予每年10万元、8万元、8万元资金支持;“十五五”期间遴选30名优秀人才赴国内外高水平机构培养,并对其所在单位给予补助。
在安全保障上,云南省还将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纳入创新驱动、科技兴省战略重点任务,由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承接专业化管理服务,要求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直接管科技工作;同时强化科技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科技伦理审查等制度,构建学术不端查处与科研诚信管理体系,筑牢科技创新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