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9月28日,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2025年第八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76个科创项目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50个顶尖项目齐聚南宁,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智慧交融的巅峰对决。
本届大赛紧扣“才聚南宁、邕抱未来”主题,首次增设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赛道,吸引了一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背景的创业者踊跃参与。项目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也有来自哈佛、东京大学等名校的科研骨干,更有怀揣梦想的归国创新者。除了延续德国海外赛区,今年还首次走进东盟,在马来西亚、越南设预赛区,国内外赛区共同点燃创新火花。
决赛当天,一批硬核科技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例如,国产高端手机射频模组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国内首颗Phase8L-PAMiD射频模组;精密激光开微槽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耐高温碳化硅芯片系统攻克极端环境应用难题;薄暖新材料SYCORE-TEX以1~2毫米厚度实现传统5~10毫米的保暖性能;新一代固态电池创新稀土掺杂工艺,为AI机器人、低空经济注入新动力;一次性电子内窥镜则凭借自主研发图像处理器获中国NMPA认证,展现医疗科技新突破。
大赛不仅比拼技术,更注重落地服务。南宁市科学技术局科技人才与对外交流合作科科长班榕柽介绍,获奖项目可直接对接南宁市“邕江计划”,一等奖落地团队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资助。决赛后,大赛组委会还将组织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通过“一对一”、分组实地对接等形式,为项目落户提供政策、融资、市场等全方位支持。
以赛引才、以赛育产。据介绍,南宁海创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累计吸引4228个海外团队参赛,评审出346个获奖项目,成为南宁面向东盟招才引智、推动“北上广研发+南宁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