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炉慈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2025-09-29 14:40: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9月29日,由中铁交通投资建设,中铁十局、中铁北京局等单位参建的湖南炉慈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公路贯穿湘鄂边界交通大动脉,使长江三峡至张家界的车程缩短了1.5小时以上,首次串联起了长江三峡、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等三大景区。它的通车有望进一步激活区域旅游经济,助力湖南张家界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同时,强化湘鄂两省互联互通,推动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

炉慈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G59呼北高速的重要路段,起于湘鄂两省交界的炉红山,止于慈利县张家山附近,全长79.0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

中铁十局承建了炉慈高速公路TJ5标段土建施工以及全线机电设备安装、“三电”迁改和外电源等施工任务。该局机电安装项目经理杜伟介绍,机电工程建设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各系统间技术界面错综复杂、联动调试技术难度大、多专业交叉作业干扰多,加之山区地形崎岖复杂,大型施工设备运输进场困难。团队优化施工方案,圆满完成了9条隧道机电安装、4座收费站及全线监控、通信、供配电等机电工程建设任务,以及完成各类电力及管线迁改1942处。

TJ5标段土建项目施工则面临安全防护压力大、施工安全风险高、高空作业难度高等难题。对此,十局项目团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专研专攻重难点工程,形成了7项关键技术成果和3项施工工法,实现隧道提前60天贯通,全线最早完成主线土建工程施工。

中铁北京局承建了炉慈高速公路土建3标和房建标。该局项目负责人李渊介绍,维新镇1号隧道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硬骨头”。隧道左右洞全长超过2.5公里,最大埋深达211米,岩溶裂隙、涌水、破碎岩体交织,使施工面临高风险、高难度、高压力。项目团队坚持“超前预报、超前支护、动态调整”,实行24小时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施工中创新了2种工装,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新型隧道初支拱架锁脚锚杆定位装置,大大提高了锁脚锚杆安装的便捷性和工效,节约了成本,助力隧道建设左右洞分别提前20天和51天实现贯通目标,成为全线首座双线贯通的隧道。

金岭1号特大桥也是该工程的控制点。大桥全长1586米,横跨“V”字形冲沟,主跨采用(80+150+80)米刚构连续梁,最高墩达138米,主墩位于70°山腰斜坡,施工环境险峻。面对难题,项目团队组织专家现场踏勘和研讨,采用挂篮吊挂系统与牛腿结合的支架体系,简化结构且操作简单,降低材料及人工成本,并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在高风险区域稳扎稳打,最终大桥比原计划提前35天实现双幅合龙。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团队入“湘”随俗。如,东岳观服务区的设计及建造融合了湘西土家族文化及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以“中医康养”为核心主题,结合慈利县“杜仲之乡”资源、富硒生态及土家族养生文化,打造了全国首个“交通枢纽+中医药科普+康养体验”三位一体的特色服务区。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