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日前,第一届全国采矿与岩层控制学术大会(China Mining 2025)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数智开采·绿色转型”为主题,紧扣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科研精英与企业代表,旨在共同打造高水平、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指导,由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与设计专家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掘进与支护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共同主办,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主持,中国煤科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见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工委书记杨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王运敏、吴爱祥,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知名专家学者共65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煤炭与非煤矿山开采与岩层控制关键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挑战,共同探讨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发展路径,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
刘见中指出,中国煤科作为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国家队”,始终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通过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希望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与各届同仁携手,聚焦智能开采、绿色转型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在培育煤炭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发力,为我国矿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杨军表示,矿业正处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关键期。面对传统技术瓶颈与新一代开发模式革新双重挑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推动学科创新发展为使命,持续推动理论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搭建跨界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加速成果转化,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矿山开发筑牢科学底座。
刘峰强调,煤炭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生产开发方面,筑牢了“能源安全”的硬支撑;在科技创新方面,突破了“卡脖子”的硬瓶颈;在智能绿色方面,探索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未来要重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推动产学研用贯通与高效联动,支撑行业在“创新突破、迭代升级”的关键节点实现转型升级。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院士、专家、学者们聚焦矿山安全、绿色、智能发展的前沿议题,分享了128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通过各方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呈现了一场“有理论深度、有实践广度、更有创新高度”的学术盛会。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