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南宁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

2025-09-29 20:53: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9月29日,记者从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国家赋予的新使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4年,南宁市GDP总量接近6000亿元,占广西比重达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的27.7%,持续领跑全区。今年以来,南宁充分发挥“最近东盟”“最懂东盟”的区位优势,注重策略整合与场景创新,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实体经济领域,南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持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产业—科技创新—金融”良性循环效应。今年1至8月,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大幅增长78.6%和27.8%,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覆盖算力、算法与场景应用全链条,相关企业达1552家,占全区57.3%。

科技创新支撑不断夯实。南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建成投用,全区首个人工智能“人才之家”揭牌,28所中职学校新增33个与重点产业对接的专业点。金融“活水”精准赋能,市区两级设立人工智能基金和贴息政策,推动驻邕金融机构设立百亿元专项贷款额度,创新人工智能专属信贷产品,有力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在对外开放方面,南宁积极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推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同发力。对内,与西宁、南京等城市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项目落地;对外,依托南A中心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61个,落地40个。在本届东博会上,南宁首创“AI解决方案国际交流市集”,发布《南宁国际友好城市人工智能合作愿景》,签约33个投资项目,其中人工智能项目8个。目前,南A中心已与22家海外企业签约,吸引14家外企落地。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635亿元、增长9.6%,对东盟出口205亿元、增长19%;入境游客增长64%,国际旅游收入增长59%。

跨境智慧联通不断提速。智慧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陆海新通道智慧速递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南宁成为全区首个“3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建成测试,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有望年内运营。AI赋能提升通关效率,南宁—越南河内实现跨境道路运输“一车到底”。1—8月,南宁始发的中越班列开行736列,发运货物2.42万标箱,分别增长93%和157%。

南宁坚持以“人工智能+”牵引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AI技术全面融入城市治理,建成城市内涝治理平台,率先应用全区首个应急管理智能系统,提升城市安全与治理效能。生态保护持续强化,建成365个自动监测站点,数字化智慧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上半年地表水水质进入全国前3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在民生领域,“AI+农业”助推乡村振兴,“AI+政务”推出广西首个“房源超市+AI找房”,“南宁云医院”累计完成诊疗服务28.86万例,人工智能正不断拓展惠民场景,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