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9月26日至27日,以“创新促进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建设国际一流智库”为主题的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智库、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以及全球科技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期间,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负责任的智库研究倡议》。倡议强调了智库研究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旨在明确智库研究根本遵循,规范研究行为,提升成果价值,强化责任担当,号召广大智库机构及研究者共同努力,为国家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更高质量、更可信赖的智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王笃金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作为中国科学院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综合集成平台和智库型机构,近年来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以持续高质量办好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为抓手,加强与国内外智库、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对话交流,为中国科学院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和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提供有力支撑。
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本质路径、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的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库研究的变革性影响,对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潘教峰在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赋能的“五大能力”,即关联识别能力、因果推理能力、矛盾发现能力、收敛逼近能力和突变涌现能力,深刻揭示了人工智能赋能的内在本质。
结合战略咨询院在智库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长期研究积淀,潘教峰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深层次的智库研究范式变革,应以智库双螺旋法为理论框架、方向指引和目标牵引,以人工智能增强智库双螺旋法解决具体问题的可操作性,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智库研究范式的双向增强,提升智库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会议还设置了平行专题会议和平行圆桌会,涵盖科学技术与社会、促进科技发展、科技促进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智库合作、智库期刊高质量发展和高端智库战略合作机构与调研点发展等多个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
据悉,自2020年创办以来,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遵循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办会理念,着重体现智库内涵,汇聚了各领域众多权威专家的智慧,涌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各界对智库建设规律和研究范式的共识,不断开拓智库理论方法和实践创新的新局面。本届会议由战略咨询院、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共同主办。
(战略咨询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