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结合,为睡眠健康的监测治疗探索新手段

2025-09-30 12:47:4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9月27日,由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与南京脑科医院联合主办的“剑桥南京论坛2025——睡眠健康与临床监测和治疗”举办。来自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帕普沃思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英政府部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业界与投资界代表,就睡眠监测、干预与治疗的前沿创新方向与实践路径进行深度探讨。

会上,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白睿安(Ryan Burtonwood)指出,中英两国是科技创新和研究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睡眠健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以本次论坛为纽带,引入世界前沿科研资源,有效深化了与江苏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伙伴的协同连接。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殷洁表示,南京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近年来持续深化与英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南京与剑桥大学共建的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对接英国顶尖科教资源、引进英国高层次创新人才与项目的典型案例。

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张丽表示,南京脑科医院致力于脑健康领域的临床实践、科研创新与医学教学,构建了多学科一站式睡眠医学中心,依托现代化监测手段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推动睡眠障碍诊疗向精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期待与剑桥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及机构,在联合研究、临床医生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

剑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中心学术主任兼CEO初大平介绍,医工交叉融合是当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为解决复杂健康难题提供了全新路径。论坛围绕睡眠障碍机制和诊疗方法展开讨论,为跨国界、跨学科合作与知识共享提供契机,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当前,在睡眠健康领域,可穿戴纳米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成果,为睡眠监测、干预与治疗提供了创新方向与实践路径。剑桥大学工程系智能电子、生物系统与人工智能研究主任、教授路易吉·奥基平蒂(Luigi G. Occhipinti)介绍了一款融合生物启发的纳米材料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服装,该服装有望以超过95%的准确率精准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等状况,将临床级睡眠监测转化为舒适、可居家使用的日常穿戴。

会上,多位专家围绕睡眠健康相关的新发现新技术新进展进行了分享,为睡眠临床问题的解决以及症状的监测与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会议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