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28日,“2025首都海归创新季”核心活动——第十届中国(北京)海归投资论坛在北京开幕。
本次论坛以“秉创新之炬·赴强国之约”为主题,聚焦全球科技前沿,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动能。
论坛设置“抗战精神·矢志创新”“青春和鸣·庚续创新”“区域共建·绽放创新”三大章节,不仅串联起抗战精神与海归使命,更将科技特色贯穿全程。在主旨圆桌与平行圆桌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参与社会治理”“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应用交流”等前沿议题深入研讨,同时展示了海归人才在人工智能、国际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为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供实践思路。
现场,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强调,新时代海归人才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产业融合为路径,在“科技—产业”循环中担当破局者与领跑者。基金会将打造新型科技创新转化平台,为科技产业融合注入新动能。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副主任杨向峰指出,要持续优化海归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其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产业链,充分释放海归人才这一“创新关键资源”的活力。
数据显示,全国归国留学生总数已突破800万,近60%海外学位获得者选择来京发展,在京海归科技工作者达200余万。作为连续举办十届的品牌平台,本届论坛以科技为纽带,既传承抗战时期海归的家国情怀,也彰显当代海归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本次论坛由北京海归创亿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海归科协)主办,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联合主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