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成绩单出炉

2025-10-10 22:40: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再迎年度大考!10月10日,科技部官网发布《2025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考核结果显示,与2024年相比,参评单位对开放共享更加重视,管理和共享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知》提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50个单位管理制度规范、科研仪器设备运行使用效率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明显,考核结果为优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100个单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运行使用效率较高、对外开放共享成效较好,考核结果为良好。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191个单位达到了开放共享的基本要求,考核结果为合格。

但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3个单位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开放共享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制度、通用仪器运行使用率低等问题,考核结果为较差。

这份由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通知》显示,共有26个部门344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5.3万台(套),重大科研基础设施71个。

此次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599小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为100%,年平均对外服务机时273小时。参评的71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依据《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对考核结果优秀和良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并给予后补助经费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要求限期一年整改,一年后整改不到位的,将核减相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