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献宇 刘佳欣 花楠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10月12日,由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施工的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苏州东隧道盾构区间“红船号”盾构机在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5号竖井顺利始发。
苏州东隧道是通甬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全长2289.7米,设计时速350千米,为单洞双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该隧道盾构段长1586.7米,采用一台直径14.82米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红船号”掘进施工,盾构始发覆土仅为1.36m,为国内首座极浅覆土始发盾构隧道。
针对苏州东隧道极浅覆土始发、超浅覆土掘进和掘进地层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的特殊地质条件,“红船号”盾构机进行了深度智能化定制,内部集成了中铁隧道局首席专家、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掘进脑”系统,该系统使“红船号”实现了“参数自决策、操作自执行”的智能掘进,也让隧道建设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突破,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同时,搭载行业领先的同步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系统,实现盾构掘进地表及管片上浮毫米级控制。
为响应绿色施工要求,项目部创新采用拼装式桶槽泥浆结构,配合“筛分-旋流-离心与压滤并行”的集成模块化固液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泥水盾构泥浆高效绿色零排施工方法,可实现盾构掘进“零渗漏、零排放、零污染”,成功破解泥水盾构在细颗粒地层为主的地质条件下兼顾高效掘进和绿色环保的难题。
通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建成后,将与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布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