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实习生 江静
10月14日,《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该省将以推动《若干措施》落地为抓手,谋划编制《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争取2030年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湖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资源种类达4667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截至2024年底,该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93万亩。其中,黄精、玉竹等道地药材产量占全国60%以上。2024年,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年营收达340亿元。
今年9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若干措施》,措施着力构建“从田间到病床”的完整生态,前端抓种业,加快建设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让中药材有“好种子”、种植有“金标准”;中端提质量,推动中药饮片数字化加工,建设智能工厂,让中药“可溯源、高质量”;后端强应用,支持廉桥等交易市场升级,加强省产中药采购。此外,该措施还着力拓展“中医药+”增值空间,打造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康养旅游基地、特色街区等新场景,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新业态。
湖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肖文明表示,该省将重点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支撑强化和政策落地见效,包括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持续深化“中医药+”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和智能化改造,培育更多中医药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政府+保险+企业”合作模式,探索将中药材种植、新药研发等纳入保险范围,并加大中医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高标准建设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加强道地药材良种选育和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加大中药新药研发支持力度,建设中医药创新平台与循证医学中心。
另据悉,湖南还出台了《湖南省中药材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形成了以长沙、株洲、湘潭等三市为核,以武陵山、雪峰山等两个道地药材产业带为“带”,以湘南、湘北、湘中三个特色中药材产区为“区”的“一核两带三区”的种植布局,在2025年到2027年期间,在靖州县、洪江市等7个县市区,建省级农业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中药材综合产值每年增长不低于7%。此外,湖南以20个种植基地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推进中药材“百千万”工程实施和规范化“五统一”管理基地建设,形成“百点示范、千技覆盖、万户联动”的发展格局,全省规范化种植基地达100万亩。
通过大力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湖南全省现已有3000多家中药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带动了50多万农户增收。
(江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