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目前,泰兴市城市生命线综合监管平台已经投入使用,运行良好。”该平台的技术提供者新奥集团旗下新智聚安有关负责人近日向记者介绍,该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覆盖关键基础设施的动态监测与协同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监管”转变,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燃气、供水、排水、桥梁、道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运行面临诸多挑战。为提升城市安全治理能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安全工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江苏省也下发通知,全面推进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江苏泰州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市县一体化”的试点市,泰兴率先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城市生命线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正是这一工程的核心内容。
“平台就是要致力于解决痛点和满足需求。”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泰兴市燃气使用广泛,部分区域存在老旧管网较多、铸铁管道占比高、管龄超20年等问题,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城市内涝风险突出,地下管线复杂,第三方施工破坏事件时有发生。
同时,现有业务系统分散于各权属单位,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困难,影响了整体监管效能。
“原有监管模式以人工巡检为主,缺乏系统性数据支撑和跨部门协同机制,难以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感知和高效处置。”泰兴市市政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因此,泰兴市确立了“综合监管+智慧监测”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建设统一平台,旨在打通部门壁垒,整合资源,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按照这一思路,新智聚安围绕燃气、供水、排水、桥梁、道路、地下管线交互、第三方施工等7个重点风险场景,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起覆盖全域的物联感知网络和统一监管平台,建立起部门协同、资源共享、高效管理的城市生命线综合监管系统。
平台整合了已有的排水系统GIS成果,汇聚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领域的企业运营数据、巡查养护记录及传感器监测数据,初步形成“监测—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
目前,平台已接入4家燃气企业、1513个小区、超过31.8万燃气用户,接入重点区域视频监控22路,积累真实安检数据17万条以上,已有效告警及督办风险信息500+条。
在具体应用层面,平台实现了多领域协同监管。例如,燃气监管聚焦“知家底、保安全、保供应、服务好”四个维度,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库掌握企业、门站、老旧管网分布及物联报警器安装情况,实施对企业巡检率、安检率等指标的过程监管,并利用阀井处布设的物联设备实现泄漏实时预警。
第三方施工监管模块打通企业间信息壁垒,一旦某单位上报施工信息,平台自动分析周边受影响的管线和设施,并将线索推送至相关权属单位,督促其履行交底和看护职责,有效减少外力破坏事故。
排水与供水监管基于现有管网数据构建“一张图”管理模式,支持对泵站、易涝点、水质、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在线监测,并通过巡查养护管理实现隐患闭环处理。
此外,平台还设置了综合驾驶舱,通过大屏集中展示全市生命线设施分布、风险等级、隐患数量、预警信息等核心指标,实现宏观态势掌控与微观问题追踪相结合。
同时,平台强化了事前预防和过程管控能力。例如,在户内安全管理中,基于小区隐患数、灶具年限、报警器安装率等9个维度生成风险地图,指导企业精准开展入户安检;在排水系统管理中,通过比对管网关键节点传感器实时回传的数据,一旦监测到如水位过高等情况,就能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并提供报警分析、报警处置功能,保证报警闭环操作。
业内专家评价,泰兴市城市生命线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不仅是技术系统的集成,更是城市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总体来看,该平台通过整合资源、打破壁垒、规范流程,初步实现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全面感知、统一监管和协同处置,为泰兴市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政中心项目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