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10月14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重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
发布会上,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邹瑜表示,为推进“数字应急”建设,给应急管理装上“智慧大脑”,重庆逐步建成了自然灾害防减救、安全生产智管、应急指挥智救等3大综合场景以及工贸安全在线等20余个子应用,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连全市、一脑统全局”,推动重庆市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倍,城市安全实现“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
在应急救援装备方面,重庆按照“高精尖+智能化”的模式,开启无人化智能化救援时代。据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论介绍,重庆市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大型无人直升机救援平台、遥控智能挖掘机、破拆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装备,救援现场可快速形成数字沙盘,在地灾、危化等危险救援场景可实施无人化智能化救援。
同时,在通信保障方面,重庆构建了“公网+专网+卫星网”的三网融合通信模式,为各级队伍配备单兵头盔、布控球、对讲机、通信车、指挥方舱车,以及空中和水上通信平台等装备,确保在断路、断电、断网等“三断”情况下也能正常进行通信指挥。
据悉,近年来,重庆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发展要求,初步构建了具有辨识度的综合救援队伍体系,在自然灾害防减救、安全生产智管、应急指挥智救三大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重庆市有国家消防救援队伍8000余人,各级专业救援队伍2.5万余人,社会力量3900余人,实现专业救援领域全覆盖,并多次在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整体实现了西部领先、全国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