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科技日报丨“方寸”为功,铸就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阵地”

2025-10-16 07:38:0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开栏的话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2026年1月1日,《科技日报》将迎来创刊四十周年。四十年来,《科技日报》始终坚持与科技共进,与创新同行,见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华丽蜕变,也与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惑之年到来之际,我们特别开设“我与科技日报”专栏,将笔交予那些老院士、老专家、老朋友、老读者,请他们回顾与《科技日报》亲密合作的往事,讲述同行路上的温馨细节。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这份跨越四十载的信任与托付,汲取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主任 张伯礼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科技日报》迎来了创刊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我国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科技日报》始终站在科技前沿,见证并推动无数科技创新与突破,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成为科技创新领域当之无愧的“主阵地”。

作为一名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与《科技日报》的缘分由来已久。多年来,我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专业观点,与广大读者分享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深切感受到了这份报纸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科技日报》对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弘扬,是多方面的——

在内容上,它聚焦中医药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关键技术突破以及临床实践经验,诠释中医药现代科技内涵,通过深入的报道和专业的解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价值和潜力。例如,对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报道,不仅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也为中医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科技日报》还积极关注中西医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中医药走向世界等问题,为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建言献策。

在传播方式上,《科技日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通过数字报、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将中医药的声音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弘扬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正能量,提升了文化自信,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格局,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记得在抗击新冠疫情最紧张的时刻,《科技日报》能够勇担使命,及时报道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以通俗的语言和科学的态度解析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既避免了过度夸大,也防止了盲目否定,体现了媒体应有的专业性和责任感,缓解了社会恐慌情绪,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

“方寸”见功力,历史见真章。四十年,这张尺寸见方的新闻纸,始终坚持科学性、专业性,不追逐浮躁、不迎合讨巧,深耕科技领域,为创新鼓与呼,为科学家发声,逐步铸就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阵地”。

在这个“阵地”上,我们看到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默默耕耘,看到了毕生致力于基础研究者的甘坐冷板凳、寂寞忘我的默默奉献精神,看到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者的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看到了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者勇敢坚韧、开拓进取的品质。《科技日报》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科技创新的“中国故事”,传播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十年风华正茂,四十年枕戈待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更需要专业担当的科技媒体。

下一个四十年,我相信《科技日报》将继续秉持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全媒体传播战略,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更好地为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和战略需求服务,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