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记者从新疆农业质量协会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等单位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岳普湖县、莎车县、疏勒县开展复播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高产示范田实测验收。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百亩攻关田、巴依阿瓦提乡千亩示范田创造了新疆“冬播孜然+复播玉米”“冬小麦+复播玉米”高产纪录。
据测产,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1048.85公斤,突破了南疆复播玉米的吨粮田高产纪录;巴依阿瓦提乡千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89.60公斤,创造新疆复播玉米高产纪录。
据介绍,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百亩攻关田创造高产纪录的核心,是引进了“冬播孜然+中晚熟玉米+玉米晚收+冬麦晚播”种植新模式以及配套关键技术。该种植新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杨杰研究员团队集成研发的,通过种植生育周期短的孜然,为复播中晚熟玉米留足生育周期,从而实现了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杨杰说,5月底收孜然,6月初种玉米,实现抢时早播,玉米早种了10到15天,生育期延长到了100到120天,光热利用效率提高了10%以上,相当于让1亩地长出了1亩半地的产量收益。
“过去,我们种植小麦加青贮玉米,每亩能可卖2200元左右。今年我种的是孜然加籽粒玉米,能卖到每亩3800元以上。”岳普湖县铁热木镇协开尔村村民阿卜杜力木·如孜说。
据悉,此次创高产运用的种植新模式,是传统“两早配套”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升级,预计未来3到5年,这一新模式将在南疆逐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