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思路 第一届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圆桌论坛在深圳举行

2025-10-20 19:53: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王之康

10月19日,第一届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圆桌论坛在深圳理工大学举行。当日论坛设置“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和“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两个主题分论坛,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高校负责人结合各自所在学校实践,分享经验、碰撞思路。

近年来,“新型研究型大学”一词热度不断攀升。高起点、小而精、国际化、研究型,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性。目前,我国已设立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培养人才中谋创新

在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上,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说,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为培养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设立,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教育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因素。

在樊建平看来,我国传统高校过去几十年培养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工程师队伍,助力国家40多年走完了西方200多年的发展道路。如今,我国正处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时期,亟需攻坚高精尖技术战略高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中外竞争的核心焦点。

事实上,建设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仅是改进传统办学模式、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实践,也是高等教育领域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型和历史性变革。

“设立新型研究型大学,不用出国,我们自己就能培养出这些人才,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樊建平说,“等我们去探索、实践、积累经验以后,还能给传统高校提供创新经验,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就可以持续地往前走。”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应一种新的大学形态,催生教育变革。”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坦言,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是再建一个“985”“211”或“双一流”,而是打造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未来产业需求的“第四代大学”,让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靶向目标,王树国更强调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时代属性与历史使命。他表示:“这不是关系一个学校、一个地方的事,而是关系我们国家在这场新技术革命面前,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去引领未来。”

“新型研究型大学最核心的是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需求,需要按照这一根本路径走下去。”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陈秋明表示,深圳技术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为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为国家贡献颠覆性技术,学校名字与办学逻辑是完全一致的。

从学科创设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康复大学有其清晰定位。康复大学副校长姜宏介绍:“新型研究型大学是使命驱动的大学,国内现有的一级学科体系下,没有康复的一级学科,康复大学的设立希望推动国家康复一级学科的设立,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大湾区大学校长田刚表示,新型研究型大学和传统学校相辅相成,新型研究型大学对开启新方向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

在国际化视野下谋变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对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上,樊建平以深圳理工大学办学实践为切入点,提出国际化需“打通对话壁垒,聚焦人才联动”。“学校采取‘引才+育才’路径,一方面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另一方面推动本科生赴国外交流,建立‘学生-海外导师’长期联系模式。”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认为,“全世界的教育格局在发生巨大变化,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介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教学与学术会议均采用全英文模式,推动学生赴欧美交流,同时推出外国教授访问计划,每年邀请150名外国学生到校学习,提升本地学生英语水平。

如何营造国际化氛围?西湖大学通过引进外籍教授、招收国际本科生等举措推动国际化发展。“人才多来自海外,为国家做人才增量。”西湖大学副校长程建军建议,新型研究型大学要打造优质生态,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

时下,新型研究型大学正以“尖刀班”的锐气,直面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痛点。其使命不仅是培养拔尖人才,更在于通过治理模式革新、学科跨界融合、国际化生态构建,而深圳早已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培养并输出一批重要领军人才。

例如,王树国早在2002年就投身深圳高等教育建设,亲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建设深圳研究生院到深圳校区的发展历程;陈十一曾在南方科技大学担任六年校长,其“鲶鱼效应”的办学实践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倪明选也曾在樊建平掌舵过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担任数字所所长。

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表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模式是在深入剖析自身特色、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条具有独特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的发展路径,是对传统大学建设思维的突破与超越。未来,深圳理工大学将持续推动校际协作,助力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特色化、国际化道路上持续迈进。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