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种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5-10-20 22:03: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记者从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展示活动中获悉,我国在棉花生物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棉花新品种成功培育并推广应用,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作物,其产能稳定与品质提升对保障国家纺织原料供给、促进棉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约92.2%。近年来,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病虫害多发、机械化采收需求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挑战,迫切需要培育综合性状优良、适配现代生产模式的新品种。

据了解,聚焦产业需求,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下,国内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协同攻关,运用分子标记选择、基因聚合等现代育种技术,以“高产、优质、抗病、宜机采”为主攻方向,成功培育出30多个综合性状突出的棉花新品种。这些品种在纤维长度、强度等关键品质指标上表现优异,同时具备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以及吐絮集中、适合机械采收等重要特性,为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核心种源。棉花新品种金棉2号耐高温,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优良,蕾铃期高温相对脱落少、铃大结铃性强;两年区试皮棉比对照增产13.2%,2024年推广面积85万亩,2025年播种面积超百万亩。棉花新品种新塔棉11号同时聚合了多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优异位点,高抗枯萎、耐黄萎,纤维品质优,适宜机收;两年区试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14.2%,2024年—2025年累计示范推广32万亩。此外,耐盐碱高产新品种中棉所1813,早熟抗病新品种新陆棉3号,高产稳产品种国欣棉37号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种也已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专家表示,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棉花产业正迎来单产、品质和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生物育种技术的持续突破,正为筑牢我国棉花产业根基、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