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其坤
四十年风雨兼程,《科技日报》始终以推动科学普及、传播创新文化为己任,记录并参与了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历程。值此《科技日报》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谨以一名科技工作者和高校教育者的身份,表达热烈祝贺与诚挚敬意,也分享自己与这份报纸的一段情谊。
回想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科研生涯的起点,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的春天”刚刚萌芽。我们怀揣着对物质基本规律纯粹的好奇与走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朴素渴望,在实验物理的道路上默默耕耘。
那时,《科技日报》创刊不久,作为敏锐的记录者,它及时地将国内外科技领域的重大动态、政策解读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这份报纸的价值,是它持续、深入报道国际物理学界的最新突破,尤其是前沿领域的进展。这让身处实验室的我们,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能时刻感知世界科技潮流的脉动。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持续加大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的科技事业驶入了快车道。
2013年,当我们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时,《科技日报》在第一时间以权威、专业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报道。
《科技日报》的报道,让尖端、艰涩的物理发现,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进入了公众视野,让社会大众得以一窥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科学最前沿的攀登高度。这种解读与传播,有利于提升大众对基础科研重要性的认知,更是对一代青年学子投身科研的激励。
对于我个人和众多科研同仁而言,《科技日报》是我们宝贵的“同行伙伴”。它记录了我们攀登科学高峰的艰辛与喜悦,也见证了我们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探索科技前沿交叉领域的尝试与突破。
四十年里,《科技日报》始终秉持对科学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坚守权威、公正、专业的本色。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洪流中,扮演着可靠的“滤芯”角色,帮助公众识别科学真伪,抵制伪科学流言。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塑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具有基石般的意义。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
在这样的关键历史节点,《科技日报》肩上的责任更重、舞台也更为广阔。我由衷期待,步入“不惑之年”的《科技日报》,能继续坚守初心,锐意创新,更敏锐地捕捉科技前沿脉动,更深刻地洞察发展深层肌理,更有效地沟通科技界、决策层与社会公众,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谱写更恢宏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