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10月18日,以“弘扬‘哈密精神’、同心逐梦未来”为主题的“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落成仪式在新疆哈密火车站站前广场举行。同日,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座谈会在哈密市召开,通过地方与国家级智库、顶尖院校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一条具有哈密特色的城市更新路径。
据了解,“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由建筑空间和历史叙事两大版块构成。建筑空间部分以艺术化处理的哈密老火车站的空间形象为背景,再现当年的空间场景。历史叙事部分通过写实雕塑的方式表现1987年7月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由45尊、15组雕像依不同的故事线组成,分为首章《哈密精神之源起》、第二章《哈密精神之意蕴》、第三章《哈密精神之守望》、终章《哈密精神之升华》四个篇章。
这些情景雕塑以哈密瓜形,环绕在哈密老火车站空间造型周边,体现了哈密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哈密市委书记孙涛在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座谈会上表示,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哈密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城市生命有机体”的工作理念,2022年下半年以来,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系统谋划启动城市更新工作。
在实践中,哈密市坚持把公共艺术作为赓续城市文脉、培塑精神风骨的鲜活载体,让文化底蕴在城市空间自然流淌;坚持把城市公共艺术作为激发情感共鸣、唤醒集体记忆的核心纽带,让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刻印传承;坚持把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丰富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关键抓手,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在城市空间生长汇聚。
孙涛表示,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的推进需要理论的指引、实践的检验和跨领域、跨行业的协作,期待参会嘉宾以哈密实践探索为样本,帮助当地更好地在城市内涵式发展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凝练特质,为西北地区城市探索出一条具有哈密特色的城市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