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10月21日,“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启动。在首场发布会上,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燕添表示,“十四五”时期,厦门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能级实现新跃升、创新动力得到新提升,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实现城市能级新跨越。
厦门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在于创新。黄燕添介绍,厦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分别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和3.1倍。同时,厦门通过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实验室,产出如国内首个九价宫颈癌疫苗等众多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的科技成果。
目前,厦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7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13家。其中,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主体作用,厦门围绕民企发展需求,在创新驱动、营商环境、政企互动三方面出实招。“十四五”期间,厦门累计培育428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民企,占该市总数90.5%,58家民企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3家民企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在该市11个创新联合体中81.8%由民企牵头或参与,72家新型研发机构97.2%由民企设立。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困难考验,厦门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2020年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从6384亿元增加到8589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数字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30%,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超2.1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