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10月中旬,江西井冈山深处的生态茶园内,井冈山茶叶科技特派团团长、南昌大学研究员陈军正带着茶农们进行茶树修剪。
“现在做好茶树修剪,保留健康分枝,明年春茶芽头才会更饱满。”他手持修枝剪,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这片千亩茶园,不仅孕育着春茶丰收的希望,更演绎着科技部定点帮扶井冈山市、以科技赋能革命老区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以前缺少栽培技术指导,现在按科技特派员教的方法修剪茶树,茶叶芽头比往年饱满多了!”井冈山茶厂负责人王欢说。
为让技术精准适配本地,科技部江西帮扶团井冈山执行团组建了茶叶科技特派团,邀请高校研究团队把“实验室”搬到山间地头,针对井冈山气候,优化出一套精准管护方案,从修剪的角度、施肥的用量,到病虫害防控的时机,都制定了清晰的操作标准。
为让先进技术扎根田间,科技特派团定期扎进茶园现场指导,通过“专家带骨干、骨干带农户”的传递模式,把零散的技术指导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已开展技术指导120余次,组织专题培训20余场,覆盖1000余人次,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地骨干,激活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技术在山间落地,也要在车间突破。
“以前我们的茶叶只能按斤卖毛茶,现在做成低温冷泡茶、低温冷萃茶等产品,附加值一下提上来了。”在加工车间里,王欢指着一台超微茶粉加工设备说,“这台设备是我们与南昌大学科研团队合作研发的,基于低温高能搅拌型介质粉碎技术,实现低温研磨式绿茶粉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不仅如此,还有茶叶萎凋和烘焙装备,基于热泵除湿和LED光技术,提升茶叶加工效率与品质稳定性。
陈军补充道:“相关成果还曾荣获全国3D大赛一等奖、‘龙鼎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正是科技部帮扶团牵线高校院所与井冈山茶企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茶叶是井冈山‘一茶四果’富民主栽品种之一,既是守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也是带动群众增收的富民载体。井冈山茶产业的升级,得益于科技部多年来的持续支持。”井冈山市科技局局长刘定佾说道,科技部帮扶团立足当地生态禀赋与产业需求,因地制宜指导产业实施“井冈山原生特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利用”“井冈山茶叶关键加工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等科技项目。2021年以来,其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累计为茶产业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带动企业配套投入2000万元,在守护老区生态底色的同时,为技术研发等提供坚实保障,带动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让“绿水青山”稳步转化为“金山银山”。
如今,井冈山多家茶企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产品获得江西名牌产品等荣誉,井冈茶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产业振兴的红利,流向了千家万户。“现在在家附近的茶园上班,一年能多挣2万块,下班还能照顾家里!”村民罗冬娥说。井冈山茶产业已带动周边大批农户稳定就业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富民产业。
刘定佾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以更精准的科技服务、更有力的创新支撑,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力量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井冈山市科技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