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浩
曼妙的芭蕾舞、雄伟的教堂金顶,以及莫斯科动物园里的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夜色渐浓,莫斯科红场附近的现代建筑“莫斯科套娃”在夜色中点亮,在围观游客的惊叹中“莫斯科套娃”大屏幕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莫斯科形象。作为这座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象征,“莫斯科套娃”这一建筑地标,正在成为俄罗斯首都新的亮点。
据主持这项工程的莫斯科市官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今年9月14日城市日当天,在扎里亚季耶公园落成了这座可称之为现代媒体空间的建筑——“莫斯科套娃”。“莫斯科套娃”以原有的莫斯科旅游中心建筑为基础,在保留其基础功能的同时,将其升级为高科技动态建筑结构。
记者在“莫斯科套娃”内部的莫斯科旅游中心咨询处,看到了包括中文在内的莫斯科地图、地铁线路图,以及景点介绍。据咨询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旅游旺季每天会有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咨询或寻求帮助。
“莫斯科套娃”外部装置则具备实时变换形态,通过3D图形和动态装置艺术,生动展现莫斯科及俄罗斯的发展成就。该建筑结构由30个巨型钢环构成,采用航空铝材和钛合金材质。这些环体可在4.5分钟内升至11米高空。装置外立面由1500块蜂巢状LED媒体屏组成,每1-2秒即可实现形态变换,动态表演时整体高度可达22米。
该装置最令人惊叹的形态之一,是化身于象征着家庭温暖与历史传承的俄罗斯文化符号——“套娃”。其每天在不同时段放映关于城市发展、文化传统、名胜景区等专题节目,以及天气预报等旅游资讯。其中还为青少年观众特别准备了独立展映单元,视觉化演绎普希金等俄罗斯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与童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