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黄怡辛 蒙彦伶
10月22日下午,广东省首家功能性食品临床评价中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功能性食品临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揭牌。该中心的成立,填补了目前社会长期缺失对于功能性食品的临床评价体系的空白,旨在通过科学的临床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功能性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中心致力于构建“活性成分发现—安全性评价—临床验证—标准制定—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中心依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临床资源和科研实力,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Ⅰ期标准建设,可同时开展多项独立试验,容纳大量受试者入住。
“过去,功能性食品的临床验证往往依赖于第三方检测公司,结果权威性不足。”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表示,如今,企业可以将产品送进医院,由专业医生按药品标准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更权威,消费者更信服。
根据规划,中心将围绕功能机制与健康效应、安全性评价与风险、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标准体系与评价方法四大方向展开重点攻关。首批12个课题已经同步启动,涵盖了益生菌缓解成人急性腹泻、红曲米辅助降血脂等多个热门领域。
“我们不仅关注产品有没有用,更要回答为什么有用、什么人用、怎么用、用多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部主任卢慧勤表示。通过这些研究,中心将力争在五年内牵头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完成高水平临床研究数十项,申请发明专利上百件,直接服务企业数百家,带动产值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