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10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大附一院”)获悉,该院血液内科王兴兵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等科研团队,经多年研究首次证实白细胞介素1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IL-10 CAR-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可行性,标志着我国在CAR-T细胞治疗领域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血液学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血液病学》,为全球此类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作为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成人患者中虽然发病率较低,但预后更差。特别是对于一线治疗无效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尽管CAR-T细胞疗法近年来在治疗复发及难治性B-ALL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临床数据显示,仍有10%-30%的患者对该疗法无响应,而约50%的患者在获得缓解后会再次复发,长期疗效难以维持。
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代谢增强型IL-10 CAR-T疗法。该疗法通过让CAR-T细胞自分泌IL-10,有效保护肿瘤微环境中CAR-T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显著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并促进干性样免疫记忆细胞形成,从而突破传统CAR-T疗法中因细胞耗竭导致的疗效不佳瓶颈。
据悉,此次研究是全球首项被国际权威期刊刊载的IL-10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Ⅰ期临床研究。它突破了传统CAR-T“高剂量才能高疗效”的固有认知,突出了CAR-T细胞功能优化的重要性,证实了通过IL-10自分泌的代谢增强创新策略是优化CAR-T细胞疗法的关键突破口之一。这一创新成果为全球复发及难治性B-ALL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也为CAR-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