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10月27日,东风汽车“马灯精神耀我行”走进猛士科技活动圆满收官。东风猛士总设计师、被誉为“猛士之父”的原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松,与东风猛士科技总经理万良渝一起,以一盏饱经岁月的马灯为引,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969年,二汽在十堰的山沟里落了脚,工棚漏风,米饭掺着沙,可每晚马灯一亮,心里就踏实。”黄松的一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东风军车自主研发的记忆闸门。
因军而建,因军而兴。据了解,第一代东风人披星戴月,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一盏马灯、一根扁担、一双草鞋,硬是用榔头和锤子造出了第一辆2.5吨军用越野车EQ240,从此打响东风军车发展第一枪。从东风第一代军车EQ245(EQ240的升级款)历经58轮次试验改进的较真,到第二代、第三代军车开发把全国最难、最苦的路当战场的狠劲,黄松为东风三代军车开发拼了一辈子。
“干制造就得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黄松说,造车就像跑接力。我们这代人那一棒,是让中国汽车站起来;你们这一棒,要让中国汽车强起来。回溯东风军车的发展脉络,每一代军车都是时代使命的践行者,都在用硬核实力书写“无畏・征服”的答卷。
万良渝介绍,为技术攻坚“无人区”,做好智能越野系统,哪怕是优化猛士917的一个爬坡算法,猛士科技的工程师在宜昌蔚驰的岩石坡反复测试1400多次;为突破热管理瓶颈,大家九进九出高温沙漠,立志要和“豪华电动越野”这座堡垒死磕到底。最终在完成克里雅古道穿越、沙漠翻滚挑战等多项极限考验中,猛士917创下八个中国“第一”,开启中国豪华电动越野新赛道。
当“猛士之父”黄松将马灯传递到东风猛士科技总经理万良渝手中,这盏曾照亮十堰山沟军工图纸,也映照过“超越悍马”誓言的马灯,最终稳稳交到了新一代猛士人手中,让“无畏·征服”的精神成为猛士人持续奋斗的永续引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