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张帆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公布2025年度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等项目承担单位名单,青岛市崂山区6家创新主体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为山东省区县首位。
其中,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3所驻崂山区的高校,获批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智慧家庭产业专利池”,获批山东省重点产业专利池建设项目。此外,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获批山东省知识产权市场化机构服务专利产业化项目。根据山东省相关政策,6家入选单位累计可获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

亮眼成绩背后,是崂山区完善的知识产权生态支撑。近年来,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发力,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将区域内企业专利预审周期压缩70%以上,畅通了创新服务“快车道”。该区出台《知识产权与标准质量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立起关键核心专利产业化机制,推动高校院所向企业转移转化专利,百余件产品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培育—转化—增值”的良性循环。
截至2025年6月,青岛市崂山区有效发明专利已突破3.4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20件。下一步,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重点围绕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需求开展专利培育与转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