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长超深超大基坑地下高铁站基坑底板成功“封底”

2025-10-30 18:37:5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记者从国铁上海局获悉,10月3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地下29.4米深处,经过27小时连续不间断施工,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沪宁合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海门北站核心区基坑最后一块底板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我国目前最长超深超大基坑地下高铁站核心区基坑底板实现“封底”。

海门北站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江苏公司建设、沪杭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一局项目部承建。车站连续开挖长度达1.8公里,相当于8.5列CR400BF-Z型动车组首尾相连;最大开挖深度29.4米,相当于10层楼高度。其中核心区基坑长104米、宽166米,底板总面积1.7万平方米,总混凝土方量约3.2万立方米,工程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是目前国内最长的超深超大基坑地下高铁站。

海门北站地处富水粉土、粉砂和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属典型的“上松下软”不良地质,地下水丰富、基坑降水深度大、雨季汇水面积大,基坑突泥涌水风险突出,施工难度如同“豆腐块里修高铁”。建设中,车站基坑安全等级设为一级,围护结构深层最大水平位移不超过5厘米,地表沉降控制值不超过3厘米,变形控制要求极为严格,在此类地层中建造可通行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的地下车站,国际上尚无先例。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依托数字化智能管控手段,创新应用智能可视化降水、基坑支撑伺服补偿与基坑自动监测三大系统;布设1105口疏干井,通过水位和流量自动化监测报警,实现分区可视化按需降水;设置2185个轴力和基坑监测点位构建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预警的全流程监控体系,有效抑制围护结构变形,实现潜在风险事前处置,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全程可控。

海门北站采用两台六线站场布局,地下一层为换乘通道,地下二层为高铁站台层,地下三层预留地方城际轨道层。车站北侧衔接规划中的南通新机场,未来将成为集高铁、航空、城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海门北站总体工程已完成超过80%,核心区基坑底板实现“封底”,意味着海门北站主体结构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后续将全面展开墙板柱施工,预计2026年3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国铁上海局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