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直接观测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亨廷顿病等痴呆症相关的蛋白质团块的生长过程。这一突破标志着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痴呆症的核心问题在于,其病理过程早在确诊前数年就已悄然启动。有害Tau蛋白在大脑中缓慢持续地积聚,形成淀粉样蛋白原纤维,逐渐损伤神经,而患者在此期间往往毫无症状。待到记忆衰退等症状显现时,损伤已难以挽回,治疗也因此常常错过最佳时机,这也使得新药研发举步维艰。
研究团队采用其自主研发的高效蛋白质成像技术,成功捕捉到Tau蛋白质最初形成的微小团块。该技术不仅能清晰观测这些团块,还能测量其长度,从而精确追踪疾病的发展程度。
该技术围绕团队设计的名为FibrilPaint的分子家族展开。这些分子只与痴呆症患者大脑中积累的Tau蛋白淀粉样原纤维结合。FibrilPaint是一种22聚体肽,在特定设备照射下,会发出荧光,清晰揭示淀粉样纤维从微小团块到成熟结构的变化过程。相较于以往需要复杂预处理的检测方式,这一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样本,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