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当地产业空白  援中非黑糯玉米试验示范项目获丰收

2025-11-01 14:26:0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10月30日,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实施的“援中非共和国黑玉米试验田示范项目”在中非共和国达玛拉市黑玉米试验田示范基地举行了测产仪式。经测产认定三个品种干籽粒产量较当地普通玉米产量实现翻倍增长。

黑糯玉米产量测定仪式在中非共和国总统夫人蒂娜·图瓦德拉与中非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官员、中非农业研究所专家及中国驻中非大使馆外交官见证下举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项目主持人柯剑鸿携中方技术团队全程陪同,中方技术专家参与技术讲解与现场实操展示。

在试验田现场,参会人员对黑糯600、黑糯660、黑甜糯800三个优质品种进行实地测产。经中非双方专家联合核算,三个品种干籽粒产量分别达到4.5吨/公顷、4.6吨/公顷、4.3吨/公顷,较当地普通玉米产量实现翻倍增长,优质高产特性获得全场一致认可。乌黑光鲜的果穗、连片丰收的田垄,不仅彰显了中国农业技术的先进性,更见证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务实成效。

考察现场,柯剑鸿全面介绍项目从技术选型、品种筛选到本地化适配的全流程推进历程。中方技术专家聚焦黑玉米种植关键技术突破,详细介绍了针对中非热带草原气候研发的田间管理体系,重点解析了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恶性杂草综合治理等技术方案——通过集成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技术,有效破解了当地病虫害高发、杂草丛生的产业瓶颈,为项目成功实施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蒂娜·图瓦德拉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盛赞中国农业技术为中非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感谢中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克服疫病防控、后勤保障等多重挑战,无偿提供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让中非农户掌握了高效种植技能。

中非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官员表示,黑玉米种植在中非共和国的首次成功推广,不仅填补了当地黑玉米种植领域的产业空白,更通过鲜食、籽粒加工的多元化产品开发,丰富了国民饮食结构,为中非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

作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中非合作框架下民心相通的重要成果。项目不仅将助力中非共和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更将深化中非在农作物育种、栽培技术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农业动能,为全球发展倡议下的国际农业合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